dear mother still1
CNEX Hong Kong

CNEX 香港

歡迎瀏覽CNEX 香港網站
dear mother still1

獲獎紀錄片《我們在黑夜的海上》感動播映

 由CNEX 基金會聯合出品,歷時五年拍攝製作的《我們在黑夜的海上》,目前正於香港感動播映中。日前CNEX聯同本地慈善團體及社福機構,進行社區及戲院包場放映。有興趣進行放映的學校、慈善團體及社福機構,歡迎電郵[email protected]查詢。

《我們在黑夜的海上》:一封寫給母親的情書

這一對人生觀、價值觀都深深被醫院文化所影響的母女,在治療的旅程中,重新學習著什麼是治療,什麼是共情,什麼是脆弱,什麼是堅強。她們也在想,要去體會人世間最深的愛,是不是必須去面對我們內心最原初和最深層的恐懼呢?

Social Impact Pitching Workshop- Let the unheard to be seen

社會影響力提案工作坊- 讓社會邊緣化群體的聲音被「看見」

CNEX基金會於日前舉辦社會影響力提案工作坊,入選項目為關注長者、殘障人士、女性平權、弱勢族群、環境問題,期望提升社會對長者、去標籤化、環境或其他議題的意識,歡迎您加入我們!
社會影響力提案工作坊_small_squareposter_1

跨界合作與行動結盟

若您的團體、機構或平台希望作出社會影響力投資,或者希望讓社會邊緣化群體的聲音被「看見」,我們十分樂意為您進行介紹。

為社會造成正面改變,提升議題意識

期待入選項目完成,為社會造成正面改變,提升議題意識

社會影響力提案工作坊_small_squareposter_1
Latest News

最新消息

CCDF-16 華人紀錄片提案大會 正式啟動
4月1日起徵件起跑 CCDF-16華人紀錄片提案大會 紀實影響力提案 INVESTING FOR GOOD-5 @ CCDF CCDF-16 華人紀錄片提案大會 再次啟航! 我們正在尋找具備國際潛力的紀錄片提案,無論是紀實影集、紀錄短片、長片,甚至是沉浸式紀錄片——只要關注華人世界,都歡迎投稿! 📍 華人紀錄片提案大會 CNEX Chinese Doc Forum 📍 紀實影響力提案大會 INVESTING FOR GOOD @ CCDF   【CCDF】華語紀錄片的國際舞台 我們持續尋找具備國際潛力的紀錄片提案,無論是紀實影集、紀錄短片、長片,甚至是沉浸式紀錄片——只要與華人社群相關,都歡迎投稿!   CCDF邁入第16年,每年都吸引大批優秀的紀錄片工作者前來參與,同時世界各地的國際決策人、影展策展人、發行商與製片人士齊聚一堂,共同孕育優質的華語紀錄片。凡與世界各地華人相關的議題提案,並具有國際市場潛力者,皆可參加。   【IFG INVESTING FOR GOOD@ CCDF】用影像推動改變 IFG今年邁入第5年,我們將與國際導師及決策人一同協助紀錄片作品發揮影響力,促進社會進步,並進一步通過這些作品推動相關議題討論,提升大眾的問題意識。 片長與影片主題類型不限,徵求各種跨媒體形式的創作,無論是紀實系列片、紀錄短片、紀錄長片或者沉浸式類型的紀錄片提案,都歡迎投遞!   CCDF-16及 IFG-5 由2025年4月1日起開始徵件,歡迎各位香港、澳門的紀錄片工作者參加。入選團隊除了可以參與於2025年7至9月期間進行的提案培訓工作坊,更可以在2025年9月帶著紀錄片項目,參加在台灣舉行的CCDF大會,大家都要記得把握今次好機會!    報名日期:2025年4月1日至2025年5月15日23:59前 (GMT+8) 徵案報名網站:https://enroll.cnexdoc.com/ 
詳細報名章程請參閱CCDF官方網站:https://ccdf.cnexdoc.com/zh-tw/ccdf-submission/   ============================================= 更多活動資訊,歡迎追蹤CNEX 各大社交網站專頁:  ▶台灣CNEX Facebook 專頁: CNEX Taiwan  台灣CNEX Instagram […]
CCDF-16 徵件持續進行中 – 入選導演現身說明會分享創作歷程與提案經驗
2025 第 16 屆華人紀錄片提案大會(CCDF-16)目前徵件正熱烈進行中。為協助創作者更了解提案流程與準備方向,主辦單位於 4 月 22 日舉辦徵件說明會,特別邀請 CCDF15 入選導演李剛齡與周抱樸出席,與現場創作者面對面交流,分享提案心法與創作歷程。 兩位導演也公開自己提案片花的兩個版本:一為初次提交時的版本,另一則是經過 CCDF 系列培訓工作坊後完成的正式提案版本。透過兩種結構明顯不同的呈現方式,展現他們在 CCDF 導師陪伴與回饋下,如何重新梳理敘事脈絡,找出更適合與國際觀眾溝通的表達策略。 李剛齡導演的提案《乩緣》,聚焦於乩童女網紅小娜——一位在三年內需籌資興建億元宮廟的年輕女性,她在傳統宮廟文化與新媒體操作之間,尋找屬於自己的信仰與現代平衡點;而周抱樸導演的《戴上拳套的藝術家》則回望自身的家庭與父親,一位信仰道教、長年修習氣功的水墨畫家,竟在 72 歲之齡挑戰綜合格鬥業餘賽事,藉此探究其創作生命的核心動力。 兩個故事皆深植於台灣社會與東方精神文化,如何將這些在地脈絡有效轉譯成國際觀眾可理解的語言與情感,是創作者面臨的重要課題。兩位導演也在現場勉勵創作者勇於嘗試,在跨文化表達的過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聲音,讓本土故事跨越語言與文化的邊界。 現場不少參與者提出關於提案大會的幾個問題,這裡列在下方,也非常鼓勵來訊提問。CCDF-16 徵件至 2025年5月15日 23:59 (台北標準時間),僅透過官方網站報名收件,歡迎對紀錄片提案有興趣的創作者踴躍參與,共同開啟與世界對話的第一步。  
CCDF-16 華人紀錄片提案大會 常見問題
常見問題: 入選後可以在CCDF獲得什麼? 和來自全球的電視台買家、發行商、影展、基金會代表等洽談合作尋找資金,了解影片在國際市場上的可能性。 在培訓工作坊和多位國際講師討論交流,幫助故事能夠說的更精彩。 CCDF和各大影展及提案會有合作交換獎項,藉由參加CCDF可獲得「直送其他提案大會」的機會,開啟你的影片環遊各大國際提案會/市場展的旅程。   參加CCDF會拿到補助或錢嗎?  CCDF 部分獎項為「現金獎項」。在CCDF中可以認識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都可能是未來合作拍片的夥伴。各位導演製片們千萬別錯過。   如果只在開發初期,能不能報名? 可以,但是田調階段仍需要有拍攝素材並剪成片花提交,讓評審能夠很快了解你的影像風格和角色故事,讓我們看見你的企劃潛力。   CCDF報名影片的製作階段有限制嗎? 徵求有關華人的紀錄片拍攝企劃,提案可在企劃、拍攝或後製階段,但已公開發表的作品不得提案。   一定要導演+製片嗎? 徵件階段不一定需要「導演+製片」,但是入選後強烈建議有製片協助導演整合資訊和資源,若是現階段暫無製片,請務必將此規劃納入考量。   國際合製、VR、或使用AI/實驗形式的作品可以嗎? 形式呈現上是自由的,請盡可能讓我們理解你的企劃內容;然而,AI 生成因涉及紀錄片倫理與真實問題,請不要使用AI 工具生成影片或素材。   要用英文提案嗎? 報名階段的企劃書可只以「中文」撰寫,入選後需提交「中英文企劃書」,可用「中文」提案及進行培訓;正式提案大會上都有口譯老師負責同步口譯。然而,提案大會中的互動不僅限於正式提案時間,我們也準備了許多交流活動,提案團隊有機會在這些活動中以英文向產業貴賓介紹你的提案。   現階段預算應該怎麼列?若跟未來執行的金額不同會有影響嗎? CCDF 建議提案團隊提出合理預算,以便與潛在合作者(影展、發行方、補助方)進行討論,但是CCDF 不會審查企劃的預算,請就實際狀況表達,若以有確認已籌金額,也請列出來。   企劃書必須依照CCDF提供的模板格式撰寫嗎? 不用,可以是提案團隊自行設計的文件,但是模板中所提的要點和項目,請務必都確實回答,資料務必完整,讓我們理解你的提案企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