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Sundance-CNEX紀錄片工作坊暨論壇
日舞影展於1984年由影星羅拔烈福(Robert Redford)創立,每年在美國猶他州總部舉辦影展,是全球獨立製片重要的發聲舞台。日舞學會紀錄片專案(DFP)專注於支援全球紀實影像工作者製作反映當代社會變遷尤其是人性關懷的紀錄電影。Sundance-CNEX紀錄片工作坊,期望通過一年一度的工作坊與論壇,為華人紀錄片創作者搭建一個與國際專家交流的平臺。
中國社會的快速變遷,激發華人導演通過紀錄片留下時代印記。2011年,聖丹斯開始把目光投向中國,與CNEX合作,舉辦紀錄片工作坊,與中國的紀錄片創作者交流和指導。2011-2014的三屆工作坊共有41個項目參加,包括王久良《塑膠王國》,杜海濱《少年*小趙》,李海培《未婚媽媽》,張楠《我的生命線》,沈可尚《幸福定格》、傅榆《我在臺灣我正青春》……
第五屆聖丹斯-CNEX紀錄片工作坊已經於2015年5月17-20日在北京完滿舉辦。來自日舞學會的一班導師分享紀錄片創作經驗和心得,希望能幫助中國紀錄片工作者及其作品進入國際視野。5月18日至20日入選的六位華人導演進入聖丹斯-CNEX工作坊孵化,在導師的幫助下對作品進行梳理和打磨,找到了新方向。
塔比瑟-傑克遜 Tabitha Jackson
日舞學會紀錄片項目總監
“日舞-CNEX工作坊走過四年,她就像一個四歲的孩子,四歲的孩子是什麼樣?充滿好奇,開始成長,希望獨立,也有點叛逆,但是最重要的是,她幫助我們用另一個角度看待這個世界,這就是我眼中這個工作坊的樣子。”
“一張掛毯(Bayeux Tapestry),讓一場一千年前的戰爭被永遠銘記。今天在做的所有人,也都在編織這這樣一張掛毯,我們手中的針線,是紀錄片的鏡頭,我們記錄的,是這個時代的故事。”
“紀錄片拍攝者有三種:通過電影理解世界;通過電影表達內心;通過電影改變世界。我們不認爲紀錄片應該是社會訴求的工具,我們要做的是迴歸紀錄片本體,堅持追求紀錄片的藝術性。”
陳玲珍 Ruby Chen
CNEX聯合創始人&執行長
“紀錄片導演和製片人的關係有兩種,一種是導演從一開始就綁定一個製片人,製片人幫助導演設定一個日程,在這個日程內必須完成這個紀錄片的項目;另一種就是導演在前期進行獨立創作,在有限的資源內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時機成熟的時候再由製片人介入進行策略上和商業上的運作。這兩種方式沒有孰優孰劣,根據每個項目的情況不同,因人而異。”
理查德-雷-佩雷茲 Richard Ray Perez
日舞學會紀錄片項目創意合作主管
“人們提起聖丹斯,首先會想到的是聖丹斯電影節,其實電影節只是聖丹斯三大項目之一,而另外一個重要的項目,是聖丹斯學會的紀錄片項目,它通過資金、創意、策略上的支持,幫助世界各地的紀錄片創作者完成他們的拍攝。”
喬-比尼Joe Bini
國際知名剪輯師
“紀錄片中的人物50%取決於拍攝對象本身,50%取決於創作者的塑造。導演是首輪塑造者,剪輯師是第二輪塑造者,和導演不同,剪輯師沒有和拍攝對象朝夕相處,沒有那些恩怨情仇,剪輯師看到的只是你拿給我的素材,所以這種置身事外是很寶貴的。我會以一種旁觀者的角度評估這個拍攝對象和這些素材,讓這部紀錄片中的人物活起來。”
傑西-莫斯Jesse Moss
紀錄片導演/代表作《夜宿者TheOvernighters》
“一部成功的紀錄片有三個要素:人物,衝突,轉變。
人物,《夜宿者》這部紀錄片中的主人公是一個牧師,他的職業屬性中有一份表演慾望,他渴望我的鏡頭。另一方面,這是一個行動者,一個願意犧牲自己的人,一個堅持理想的人。但是他也有着不願告人的祕密,我的每一步紀錄片中都希望找到有趣的人物。
矛盾,這部紀錄片中的衝突是激烈的,主人公爲了他認爲正確的事情,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激起了整個小鎮的憤怒。這種衝突貫穿始終,推動故事發展。
轉變,轉變是這部紀錄片的重頭戲,它讓紀錄片有了深度、複雜性和戲劇性。在拍攝過程中,我不斷的努力挖掘人物和故事,找到可以呈現在鏡頭前的戲劇性轉變。”